关于我们 / About us首页 > 关于我们 > 历史大事记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大事记

时间:2012-04-09  作者:

 全国第一个“朝霞侗歌培训基地”在小黄挂牌成立

帮助贫困儿童实现文艺梦想 

4月9日,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朝霞工程”扶持创办的全国第一个“朝霞侗歌培训基地”,在“侗族大歌之乡”——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小黄村小学挂牌成立。贵州省文联正厅级干部井绪东,贵州省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徐凡军一行和从江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李峥嵘,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李田清,高增乡党委书记梁述珩等参加了挂牌仪式。 

在开班仪式上,从江县文联、高增乡人民政府聘请小黄村10位老歌师作为“朝霞侗歌培训基地”上课老师,并为他们颁发了证书。小黄村小学180多名学生成为“朝霞侗歌培训基地”学员,受聘教师为学生上了开班第一堂课。

 

温家宝总理亲切接见小黄少儿

“朝霞工程”是中国文联和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扶贫”和“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而发起,资助具有艺术天赋的少儿,培养跨世纪文艺人才的大型公益活动。十多年来,“朝霞工程”帮助全国几万名品学兼优而又具有艺术天赋的贫困儿童实现了梦想。

 

侗族大歌

小黄村位于贵州从江县城东北面,距从江县城27公里,全村共有718多户3340余人。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发源地,是极负盛名的“侗歌窝”,素有“歌的故乡,歌的海洋”之称,先后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侗歌之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2009年,侗族大歌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小黄村,不论是男女老少,人人都爱唱古老的多声部侗族大歌,村里现有52支不同年龄段的男女歌队,“传歌堂”60所。1989年,从江县教育部门在小黄小学开设侗歌课,聘请歌师教学生侗歌,这是全国开设侗歌课最早的学校。也正是这一年,小黄少儿侗族大歌队正式成立。小黄少儿侗族大歌队成立22年来,特别是在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大型公益活动“朝霞工程”的关心和支持下,多次参加全国演出,走向世界。2007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访日本,小黄村潘鳞玉等9名少儿侗族大歌队小歌手随团出访,唱响中日“融冰之旅”。2011年1月,由小黄村16名学生组成的少儿侗族大歌队,参加了“魅力校园”第十一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与全国的学生一道欢度春节。小黄少儿侗族大歌队演唱的《森林是我美丽的家》荣获最高奖——金奖,深受专家评委和广大观众的好评,在晚会中刮起了一阵“侗族大歌风”。这以后,小黄侗族大歌得到了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及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姜昆先生的关心和支持,决定在小黄建立“朝霞侗歌培训基地”,培养侗族大歌人才。

 

小黄千人侗族大歌

“朝霞侗族培训基地”建立后,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将对小黄少儿文艺人才的培养、侗族大歌传承人和老师的补助、演出道具的购置、贫困学生的补助、外出学习和演出的交通食宿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将持续、长效地推动侗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责任编辑:文学艺术基金会管理员)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楼3层

邮箱:zgwxysjjh1994@126.com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4743号-1

技术支持: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

捐助方式:

开户行:中信银行朝阳支行

账号:7111110182600017119

收款人: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空间

捐助方式(建设中)


开户行:中信银行朝阳支行

账号:7111110182600017119

收款人: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

技术支持: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